秋季属于冷热交替的季节,这个时候需要多呵护自己的身体,储蓄足够的能量,才能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
静神养心
由于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晚秋又以凉、寒为主,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的状态,阳气也处于收敛内养阶段,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景况后,常常在心中引起秋悲、凄凉、垂暮之感,因而产生抑郁情绪。所以,此时注重�“�”精神调节是秋季保健的重点�
中医认为,安抚经络,可纠正脏腑功能的失衡,起到养心的功效。其做法是每晚入睡前热水泡脚15分钟,并配合点按太渊穴、膻中穴�36次,�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若能配以让人心神宁静的轻音乐,效果更甚�
睡眠保心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秋天,阴气始盛,阳气始衰,人极易疲乏,因此,秋季的睡眠非常重要。睡眠不仅可以养生,同时还可以养心。人在睡眠时,其身体活动已减少到最低点,肉体的各种感知器官都对外界关闭起来,不再与外界的事物打交道。这样一来,人得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也就相应的减弱,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消耗,使身体逐步得到恢复�
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即每天子时、午时入�)。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夏。现代研究也发现,子时,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将至最低点;而午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秋天天气变化无常,睡觉时被子要随气温增减,要护住胸背,因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若邪风侵入,易中风�
吃好安心
古人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由此可见�“�”�“�”都是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之法�
最简便、有效的养生方法就是食疗。秋季多食时令蔬菜可以防止心血管疾�;黄豆和豆制品有利于心脏健�;动物心脏也有滋补心脏的作用,可以适量食用鸡心,猪心等;苹果富含纤维物质,可补充人体足够的纤维质,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古人云:“病从口入”,食疗也有注意事项。要想预防心血管疾病,早餐尽量多摄取热量,晚餐尽量清淡,摄取热量不要超过全天的30%;油炸食品有害心脏;含大量饱和脂肪的食物不利于心脏,如牛油,动物食品,全脂奶等�
相关阅读�
阅读(34571) 20-08-31
阅读(27022) 20-08-31
阅读(17791) 20-08-31
阅读(3859) 20-08-08
阅读(2527) 20-08-08
阅读(4798) 20-07-24
阅读(17713) 20-03-01
阅读(34571) 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