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竿跳技术大致分为持竿助跑、插竿与起跳、压竿与悬垂、引体、转体与过竿、着地动作等部分�
握竿:左手在前、右手在�(以惯用右手者为�),两手间隔比肩膀稍宽�
握竿高度:从右手握竿位置到竿子前端的距离称握竿高度,通常以运动员身高、竿子材质、助跑速度、跳跃能力来决定。一流撑竿跳选手越过横竿的高度可比握竿位置高 1m 左右�
持竿:持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侧持竿,一种是体前持竿,但现今大多选手采用体侧持竿�
体育撑杆跳高的持竿助�
1) 助跑距离:助跑距离通常与选手的速度有关,一般而言大约� 32�45 公尺 ,可� 18�24 步。成绩在 5 m 以上的选手,助跑距离大约在 45 公尺左右�
2)助跑标志:为了正确起跳,通常会设� 2�3 个助跑标志。第一个标志是起动记号,第二、三个标志做为检查步点准确性之用,通常设于距离起跳� 6�8 步和再向后约 6 步的位置�
3)助跑的技术:撑竿跳的助跑可分� (1) 起动和加速阶� (2) 中途跑阶段 (3) 保持速度准备插竿起跳阶段�
a)起动和加速阶段:尽快发挥速度,力求保持步长、撑竿的稳定,此时撑竿可以举高一些,比较省力,主要由右手承担竿子重量,左手掌握撑竿的稳定性。第一阶段大约� 4�6 步后进入中途跑阶段�
b)中途跑阶段:撑竿逐渐降低,左手握竿加大负担,把握撑竿和身体平衡尤为重要,技术特点是高抬大腿、积极下压着地。第二阶段约� 8�10 步后进入保持速度准备插竿起跳阶段�
c) 保持速度准备插竿起跳阶段:主要是保持助跑速度,控制身体动作,准备插竿起跳。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平稳地降低撑竿,保持身体直立和高重心�
体育撑杆跳高的插竿与起跳
插竿与起跳时机:插竿与起跳的动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从运动员的感觉来说,正确的动作应该是起跳后插竿而非插竿后起跳,并且竿头必须在起跳动作结束前插入穴中�
起跳点:最适宜的起跳点应该是在握竿�(上位�)垂直投影线后� 10�35 cm 处。以运动员主观的感觉来说,应认为握竿上位手的垂直下方�
插竿与起跳动作:左手左臂向前推送撑竿,右臂和右肩后撤,右臂迅速反腕向上举竿,左手向前推竿,两手配合将撑竿向上、向前举起。当起跳脚踏上起跳点时,右臂已充分向上举直,左臂弯曲地顶住撑竿,两手把撑竿牢牢地固定在穴位中,同时肩、胸、髋主动向前上逼近撑竿,起跳脚积极蹬伸,摆动腿屈膝上摆,整个身体悬垂于撑竿下完成动作�
引体、转体与过竿
引体与转体:利用竿子反弹的力量,沿着竿子拉直双臂,将倒立的身体上抬,同时从脚尖开始向右扭转�
推竿与过竿:在竿子反弹结束直立的同时,用右手推竿,身体成� V 或� U 字型过竿�
着地动�
一般由背部着地,如垂直落地极易扭伤脚踝�
相关推荐� 体育运动撑竿跳高健身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 ,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 , 获得科学健身的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