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知识 >

浮针与常见的“毫针”有何区� 中医养生知识

来源:本站整� 发表时间�2020-03-15 02:53:10 阅读�

  当出现颈肩、腰腿疼痛等问题时,相信不少人都会首先想到去针灸�“扎个�”。其实大家所熟知�“扎针”是刺入肌肉当中的“毫针”,除此外,针灸中还有一�“浮针”。那么,浮针与常见的“毫针”有何区别?主要治疗哪些常见病呢?

浮针与常见的“毫针”有何区别

  “浮针”善治多种痛症

  浮针是用一次性的浮针针具,在患者疼痛部位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针刺活动的疗法,可以起到通筋活络、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的优点。浮针疗法的针具是复合套管针,分为针芯、软套管和针座及保护套管三部分,其复式结构既可以�“浮针”达到足够的刚性以快速进入人体,又可使针具保留足够的柔软度,便于长时间留针,加强疗效�

  浮针疗法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治疗筋脉不舒、血滞不通所导致的颈肩腰腿痛和一些内科、妇科杂病,尤其在治疗筋伤和疼痛性疾病上有着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势。对于老年人常见的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浮针疗法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头痛、胃痛、胆囊炎、输尿管结石、痛经等疾病,该疗法也可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手法重在“扫散”�“再灌�”

  与常见的“毫针”相比�“浮针”无论是在进针部位、运针方法,还是留针时间上,都有很大区别�

  “毫针”的进针部位一般是十二经络、任督二脉或经外奇穴的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及定�;�“浮针”的进针点则需要由施针者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来确定,刺入深度不�“毫针”,仅限于皮下�

  在运针方法上�“毫针”讲究提、插、捻、转等手法以达到相关的补、泻功效;�“浮针”的运针手法则重在“扫散”�“再灌�”。施针者以右手拇指或者食指、中指为支点,手握针座,使针体作皮下扇形运动�“扫散”的同时,要配�“再灌�”活动,根据所涉及的肌肉,作弯�-直腰、伸�-屈腿等动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

  在留针的时间上,�“毫针”后一般要求患者静�20-30分钟,好让针具继续在体内发挥相应疗效,但这种留针方法限制了患者的自由活动,相对不便。而浮针疗法通常不需留针,只留软套管,使其留置于皮下的软管持续进行类似于扫散的微小运动数小时,不但可以延续止痛疗效,又不影响日常活动,安全有效�

相关阅读�
巧用脐疗治疗这些疾病
百花入药来之消炎止痛田旋�

Copyright © 2015-2021 养生� 版权所�       首页 | 养生加盟 | 春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