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草木萌发,万物披新。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们应注意以�4个方面的调养�
精神调养 春天是一�“天地俱生”的季节,人应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在精神调养方面,着眼于一�“�”字。就是说人们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而不要使情绪沉闷、抑郁,应做到思想开朗、积极向上、心胸开阔、乐观豁达,一定要让情志生机盎然。由于肝应于春,在志为怒,故春天精神调养最主要的就是遇事戒怒,尽量排遣不良情绪的干扰。为使情志畅达,春天人们应多出户外活动,投向大自然的怀�——郊游、远足、踏青,在花的世界和绿色的海洋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饮食调养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春天可吃些葱、姜、蒜、韭,不仅能祛散阴寒、助阳气升发,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由于春天人体肝气易亢,肝旺可伤脾,因此,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适食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糯米团饼等不易消化的食品。还要多吃如芹菜、菠菜、白菜、油菜、莴笋、绿豆芽等蔬菜和时令水果,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不足。春天气温日渐升高,饮食应注意清淡,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体内积热,邪热化火导致疮痈疖肿等疾病�
起居调养 早春阳气渐生,阴寒未尽,温差幅度较大,而且多风,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更觉寒冷,故着装要注意保暖,适当捂一捂,切忌减衣过速。仲春以后,气温逐渐升高,皮肤血管扩张,人难免发�“春眠不觉�”�“春困”现象,要注意早卧早起,切忌抱头昏睡。春天宜勤开窗透气,多眺望绿色植物,没事多伸伸懒腰,这些都对身体有益。为与自然相协调,在冬去春来之时,在庭院或阳台,可种些花卉,摆上盆景,使居室身披绿装,既可美化环境,又能促进健康�
运动调养 生命在于运动。春归大地、阳光和煦、暖风轻拂、空气清新,正是运动的大好时机,人们应多开展诸如散步、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舞蹈、放风筝等运动,也可练嘘字功、梳头功、升发阳气操、舒筋活血操等,以顺应春阳的生发。在锻炼时须注意,经过冬季这样一个运�“低潮�”,人体肌肉松弛,关节、韧带僵硬,中枢神经、内脏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故要循序渐进,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外伤。另外,运动后还要加强保暖,避免伤风感冒。由于春季气候较为干燥,运动中又要大量排汗,所以此时锻炼应注意水分的及时补充�
推荐阅读
阅读(803) 20-05-31
阅读(1831) 20-05-31
阅读(1566) 20-04-06
阅读(1851) 20-03-31
阅读(1275) 20-03-29
阅读(1233) 20-03-26
阅读(827) 20-03-23
阅读(728) 20-03-22
阅读(544) 20-03-21
阅读(520) 20-03-21
阅读(6114) 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