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坐诊,其中项背不适、肩周炎、头痛遇风加重患者增多,特别是年轻女性看到风和日丽,不顾湿漉漉的头发就迫不及待地穿单薄衣服,谁知次日就头痛不适,春风看来和暖,其实是乍暖还寒,尤其春季是以风气当令,《黄帝内经》认�“风者,百病之长�”,由此可知风邪之重�
根据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而头部为诸阳之会,肺脏位居最高。所以大家在受风邪侵袭后易出现头痛、颈项转动不利、背部强硬、咳嗽、哮喘等,甚至诱发高血压、中风、关节炎、消化不良等疾病。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我国有许多老话�“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春捂秋冻,不生杂�”�“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适时增减衣物,莫急于减衣�
在人体项背部有风池、风府、风门穴位,通于脑络。腰腹部前有“神阙”,连接人体诸经百�;后有“先天之本”肾脏所对应的命门、肾俞。体虚之人,风邪易从这些穴位侵入经络、脏腑、脑络,故而外出尤其是风大时不要急不可待地穿上低领镂空上衣、低腰裤、短裙等,最好戴上围巾、套上风衣帮助抵御风寒。所以中国古人穿衣多�“立领长袍”服装,对防止风邪侵袭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抓住春机养身�
人与天地相应,在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此时应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气,以利春阳生发。由此可见,春季养生要掌握阳气生长升发的特点,一方面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另一方面,凡是阻碍阳气升发肝气郁滞的情况都应避免�
春为四时之首,是万物复苏,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节天气转暖,气温回升,自然界草木开始萌发新芽,天地间万物出现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气象,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即为“春生”。人与天地相应,在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此时应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气,以利春阳生发。由此可见,春季养生要掌握阳气生长升发的特点,一方面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另一方面,凡是阻碍阳气升发肝气郁滞的情况都应避免�
调畅肝气益身�
春季�“�”五行相配,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调畅气机,其在志为怒。中医把肝比作刚强躁急的“将军”,恶抑郁而喜条达。人们常�“火大伤肝”�“怒伤�”就是这个原因。现代的人们,由于各种压力和情志原因,肝气郁滞者比比皆是,此类患者往往表现为胸闷气短,善太息,烦躁易怒、手脚发凉,严重者还容易出现结节、囊肿等疾病�
春季调肝,首要的是心胸开阔,心情愉悦。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长时间远离大自然,整日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忙碌,在如此美好的季节,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万物复苏,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踏青问柳、登山赏花、诵经咏歌、陶冶性情,或者选择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华,享受片刻的宁静,让冬眠闭藏了一个冬天的阳气,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复苏生发�
春季调肝,最忌心情忧郁及暴怒。心情豁达、开朗、淡定、坦然,肝气就能舒畅,反之则肝气怫郁。如何保持肝气舒�?《黄帝内经》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在春季,人们应该少杀戮而多给他人与万物以生�;少掠夺和索取而多给予、资�;少惩罚而多奖赏;春天是护生的季节,少食肉食,少踩一棵草,少摘一朵花。古代春天都是不执行死刑的,死刑犯都�“秋后问斩”。春�“禁伐木,毋覆巢杀胎夭”甚至被古代帝王视作行政命令的内容之一。民间亦�“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的说法。总之,人们在春季应多发菩提心,当你起了杀心的时候,体内肝气的生发也随之被杀掉,对身心不利�
如果由于肝郁引发了疾病,春季是养肝的“黄金�”,应充分利用、珍惜春�“发陈”之时,借天地阳气之升发,通过适当的自我调摄,以及针灸、药物等治疗,使肝气得以宣达,气血得以畅行。人体的五脏俞加膈俞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调补气血、宁心安神。患者自己也可以多揉按肝之原穴太冲穴�
生活细节要注�
穿衣既要春捂,又要宽�
民间俗语�“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因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乍暖乍寒,加之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不可骤减冬装棉服。所以,春捂秋冻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在衣着方面除了保暖,还要宽松舒展,不要过于拘束。当代的女性为了显出婀娜窈窕的身材,用塑体内衣及带钢丝的胸罩将自己五花大绑,恨不得把骨头勒断。如此的穿着不利于气血的运�;更不利于肝气的生发与畅达�
饮食多甘少酸,灵活掌�
春季在饮食上应该如何注意�?《素�·藏气法时论》说�“肝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然《金匮要略》有“春不食肝”之说,春时木旺,与肝相应,肝若不及固当用补,如若肝木太过则克脾土,不可妄用补法。由此可见,饮食调养之法,实际应用时,还应观其人虚实;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另外,在春季多吃一些植物的芽尖,比如豆芽、香椿芽,因为初生的芽尖是天地万物生发的表现,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食之可助人体之阳气生发�
起居夜卧早起
关于春天的起居,《黄帝内经》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为了适应春天万物生长的特点,人们当稍晚睡觉,早些起床,然后在庭院中散步。这里的晚睡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讲的,不是说越晚越好,最晚不宜超�11点,因为晚上11点到1点是养肝护胆的最好时辰�
在养生观念上,人们常常是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捡芝麻,不努力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遵循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亘古至理,而是花大把的钱财和时间在人力、药力上,殊不知,人力、药力,不及天力。人在天地之间犹如一粒微尘,微尘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才会离长生久视目标靠近一步�
推荐阅读
阅读(803) 20-05-31
阅读(1831) 20-05-31
阅读(1566) 20-04-06
阅读(1851) 20-03-31
阅读(1275) 20-03-29
阅读(1233) 20-03-26
阅读(827) 20-03-23
阅读(728) 20-03-22
阅读(544) 20-03-21
阅读(520) 20-03-21
阅读(6114) 20-01-31